民事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有力保障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深入践行司法为民服务宗旨的一项重要职能。2022年以来宝山区检察院积极履行民事检察职能,对诉讼能力偏弱特殊群体开展支持起诉工作,依法保障其权益,推动实现双方当事人诉权的实质平等,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彰显司法温度和人文关怀。2023年12月5日下午,宝山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情况。
2022年以来,宝山区检察院办理支持起诉案件共131件,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127件,法院已审结69件,其中65件采纳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意见,当事人和解撤诉4件。办案领域从最初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劳动纠纷、赡养纠纷等传统支持起诉领域,拓展到中介服务合同、殡葬服务合同纠纷、家暴受害妇女离婚纠纷等领域,支持起诉对象涵盖了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家暴受害妇女、老年人、伤残人士等弱势群体及特殊群体。
打造办案“三加”模式,全面履行检察职能
案件审查过程中,运用“支持起诉+调查核实”协助当事人获取证明劳动关系、工伤关系的维权证据。如在办理李某某劳动合同纠纷支持起诉案、牛某确认劳动关系支持起诉案等案件中,针对当事人系外来务工人员、取证能力较弱的情况,积极开展调查核实,使申请人得以顺利维权。工作中积极引进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社会各界参与支持起诉工作,通过“支持起诉+公开听证”,开展监督审查,督促支持起诉工作的办案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支持起诉+矛盾化解”,重视开展案件的诉前调解和案中和解工作,从诉讼风险告知、法律规定阐释、案例引导、人情关怀等多方面缓和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实质性化解案件矛盾。2022年以来办理的支持起诉案件中,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56件。
打造多种协作模式,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宝山区检察院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单位和部门的对接,形成支持起诉的工作合力。一是打造支部共建模式。与宝山法院月浦法庭签订共建协议,推动双方在支持起诉等领域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2022年以来,通过与法院协作,办理了81件劳动者讨薪案、中介服务纠纷案等群体性案件,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二是打造制度共建模式。与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签订《关于协同开展民事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的协作机制》,建立联络员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线索互相移送制度。《机制》会签以来,法律援助中心向宝山区检察院移送支持起诉线索354件,成案40件。三是打造个案协作模式。针对一些疑难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支持起诉案件,与区总工会、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区消保委等单位通过联席会议、案例研讨等方式开展交流协作,不断拓宽工作渠道,凝聚工作合力。
促进两项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办案质效
在促进支持起诉与执法为民的深度融合方面,宝山区检察院聚焦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诉讼维权案件,为其解决工作、生活上遭遇的重大问题和困难,最大程度发挥民事支持起诉执法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作用。2022年以来办理的131件支持起诉案件中,涉及外来务工人员78件、老年人11件,残疾人5件。在促进支持起诉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方面,深入村居、街镇、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宣传支持起诉工作的法律规定及典型案例,扩大社会知晓度,积极提升支持起诉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针对民事支持起诉社会知晓度有待提升、机制性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宝山区检察院将通过对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宣传、人员保障、与人社部门、残联、妇联、律协、民政部门、消保委等机关和组织加强信息互通、定期会商和线索移送机制建设,进一步拓宽、畅通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线索来源。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协调获取法律援助、协助收集证据、组织人民调解等方式,促成当事人和解,持续强化诉前矛盾化解工作。加强对支持起诉案件受理、审查、协助调查取证以及与人民法院如何协调支持起诉案件办理的研究,规范民事支持起诉程序。加强经验总结,培育典型案例,为今后更好办理支持起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宝山区检察院将继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民事支持起诉工作,从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