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宝检动态  

司法行政携手为劳动者构筑职业健康屏障

时间:2024年01月10日

近日,在宝山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签约仪式上,宝山区检察院与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签署协议,并表示“我们将积极探索发挥公益检察职能作用,联合社会各方共同推进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类案多发引重视

2023年7月,宝山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收到投诉线索,称A公司存在噪音污染问题。经查,A公司在打磨作业过程中存在大理石粉尘、高强度噪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用人单位,按规定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同期,公益检察官在对B公司进行扬尘污染调查时,发现该公司同样会产生高强度噪音,并存在砂轮磨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电焊烟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一般的用人单位,按规定每三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但上述两家公司自成立之日起至案发,未向相关行政单位申报过职业病危害项目、未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未进行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未向在岗职工提供隔音防护用品。

调查取证环环扣

职业健康关乎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公益检察官立即开展相关调查工作,进行现场勘查,确认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区域、工作环节;向公司管理人员了解生产作业流程、职业病危害申报、检测及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情况,向在岗职工了解其工作内容、有无进行健康体检、是否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等;通过咨询技术调查官,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及风险等级。

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后出具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显示2家公司噪音强度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

检察建议开良方

2023年9月20日,宝山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对上述两家公司违反职业病防治的行为进行督促整改。

2023年10月18日,宝山区检察院向涉及职工较多的B公司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向相关行政单位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监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健全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使用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公告栏和相应的警示标识、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整改落实有力度

日前,相关行政单位已对两家公司作出警告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督促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后续将继续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2家公司已采取措施推进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一是在一网通办平台完成上海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二是健全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使用制度,通过日常安全例会或部门早会的形式严格要求员工执行劳防用品的佩戴要求;三是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四是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五是针对噪音超标问题,加强个人防护,从耳塞升级成耳罩,减小设备产生的噪音。

2023年12月27日,宝山区检察院与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宝山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对本区30多家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培训,促进企业切实提升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和能力,同时建立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筛查出未进行职业病防治申报的企业,与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已成为检察公益诉讼积极探索的新领域和新方向,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宝山区检察院将继续运用“公益诉讼+社会治理”模式,抓末端,治已病,强化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1705044641706027563.jpg


      

 

版权所有: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信息发展